近期,中国多地政府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内部犯罪线索,涵盖职务犯罪、挪用资金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多种罪名。官方声称,此举旨在“延伸治理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乱象”,但这一行动迅速在社会上引发了质疑和批评。

举报线索背后的权力暗影

表面看,这一通告是为了推动法治和打击企业内部腐败,但其实际执行方式却容易滑向滥用举报权力和选择性执法的深渊。民间舆论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常以“群众举报”为名对民营企业进行高压管控,“接举报登门执法”已成为权力部门的惯用套路:

 • 针对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以贪腐调查为名查封账户并加以罚款;

 • 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可能直接指控其“涉黑涉恶”,通过接管企业、没收资产等方式达到控制经济资源的目的。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执法逻辑并不取决于法律事实,而是与企业的经济规模挂钩,甚至成为权力机关的一种“生财手段”。几千万规模的企业遭查封,数亿规模的企业则可能被处以更严厉的刑罚,包括法人判重刑甚至死缓。

滥用举报机制的多重风险

此次征集线索的行为不仅威胁着民营企业的生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

 1.举报滥用:征集线索机制未明确筛查标准,容易被恶意举报者利用,尤其是在商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举报可能沦为打击对手的工具。

 2.权力工具化:地方执法部门通过举报渠道获取企业信息,并借机实施选择性执法,既干预市场经济,也破坏法治公信力。

 3.寒蝉效应:执法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民营企业对投资和经营环境的担忧,资本信心遭受重创。

权力黑幕下的民营经济危机

事实上,这类操作并非新鲜事。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将民营企业作为缓解财政压力的工具,通过“查办案件”获取资产并补充地方财政。这种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不仅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更让法治环境蒙上权力干预的阴影。

以此次乾县的通告为例,尽管强调“为举报人保密”并警告“诬告陷害将承担法律责任”,但并未明确说明如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举报线索是否真实、执法过程是否独立公正,都缺乏透明性。这种高度不确定的执法环境无疑会让更多民营企业对自身的安全感到忧虑。

从执法乱象到制度反思

中国的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环境上的不稳定性已经让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不断上升。此次多地公开征集线索的行动,反映出地方权力对经济治理的一种高压心态,而非对法治和市场机制的尊重。

如果权力机关继续滥用执法权力,将法治变为猎物,最终只会导致市场经济的失衡和企业对政策环境的丧失信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

 • 明确执法边界,防止举报机制成为权力的工具;

 • 提高执法透明度,确保举报、调查和惩处过程接受独立监督;

 • 减少对民营企业的非市场化干预,构建稳定、公正的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唯有真正做到依法治理,才能为民营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如果将权力黑幕覆盖于民营经济之上,终将引发系统性危机。

作者|李青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