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校园霸凌,一次地方维稳,摧毁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揭开了体制冷漠的真相。

校园霸凌:一个原本可以挽救的花季少女

2013年3月13日,重庆丰都县新建完全小学的三年级教室内,10岁的张进宝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被同班男生代某飞暴力殴打,导致左肾和脾挫裂伤。施暴后的代某飞并未受到任何制止,班主任甚至未报警或通知家长,只是让受伤的女孩“坚持到放学”。女孩张进宝因害怕报复,被迫隐瞒了伤情。

两天后,母亲张翠英才在家中发现女儿因高烧和尿血痛苦不堪,带其前往医院检查,诊断结果证实了代某飞暴力行为的严重后果。然而,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态度让人寒心:班主任解释称“孩子间打闹没什么大事”,校方则表示“不方便介入”。

事实上,代某飞的暴力行为并非首次发生,张翠英曾多次向校方投诉,但均被敷衍。校方的纵容和教育部门的冷漠,让这场霸凌逐步升级,最终彻底摧毁了张进宝的健康。

医疗缺位:弱势者在系统冷漠中被抛弃

霸凌的伤害本可通过及时救治得到控制,但医疗系统的冷漠让这家人的噩梦愈演愈烈。最初的诊断结果显示张进宝需长期治疗,但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张进宝被迫辗转于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军医大新桥医院和重庆儿童医院,每次入院不到一个月就因无法支付治疗费用被迫中断。与此同时,多次申请医疗救助未获批准。张进宝的病情从器官损伤,逐渐发展为精神分裂、视神经萎缩等多种终身疾病,彻底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维权抗争:母亲为何成了“维稳对象”?

面对学校和医疗系统的无情,张翠英选择为女儿维权。从2014年开始,她多次向丰都县政府、教育局和法院提交控诉材料。然而,这些正当诉求换来的不是公正,而是暴力打压。

2017年10月,张翠英在北京信访时,被丰都县派出的十余名人员暴力截访。他们将她带回地方后关押在所谓的“黑监狱”中20余天,期间多次殴打致其昏迷。更早之前,她在地方看守所中被殴打致多根肋骨骨折,长期戴着脚镣和手铐,被剥夺如厕权。这些非人道的行为,揭示了地方维稳机器对弱势群体的残酷打压。

绝望结局:连唯一的家也无法保住
2024年12月21日,张翠英接到社区通知,要求她们一家搬离唯一的“救济屋”,并缴纳十一年的占用费和水电费。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是她们仅存的栖身之所。民政局却声称,每年都给予张翠英7500元补助,并分配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屋。然而,这些所谓的“救助记录”不仅与事实严重不符,甚至成为掩盖地方政府失职的工具。
寒冬之中,这对母女已无处可去。张翠英的绝望不仅是个人的困境,更是弱势群体被制度边缘化的缩影。

评论:

从校园霸凌到医疗系统的无情,再到地方政府的暴力维稳,张翠英母女的遭遇是系统性失职的集中体现。当公权力沦为压迫工具,个体的尊严何以为继?这种漠视生命、践踏正义的现象,最终只会让社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作者|陈炜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