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踩“地毯”下玉米地?田间交流不需要形式主义
来源|麦肯希投促咨询
近日,“贵阳一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专家铺地毯下地”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据《新京报》报道,相关视频显示,贵阳举办玉米田间交流活动时,主办方在田间小道上铺满了褐灰色的“地毯”。农业专家在参观玉米种植情况时,脚踩“地毯”一直走到田地中心。对此,有网友猜测“是把玉米砍掉铺的地毯”,并质疑“专家的脚不能沾土吗?”。随后,承办方表示,“没有砍玉米,一棵都没砍”,会务组工作人员解释:田间铺设的并非地毯,而是简单便宜、用混碎布加工而成的土工布。原因是下雨后地面非常滑,出于安全角度考虑铺设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专家踩“地毯”下玉米地,有必要吗?
农业专家脚踩“地毯”下玉米地惹争议
8月31日,有媒体发布视频“曝专家铺地毯下玉米地”,称8月29日,网传在贵阳一玉米田间的交流活动中,多个专家脚踩地毯走在玉米地里,还有网友称“这是把玉米砍了铺的路”。此事随即引发网络热议。
该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贵阳举办玉米田间交流活动时,主办方在田间小道上铺满了褐灰色的“地毯”。农业专家在参观玉米种植情况时,脚踩“地毯”一直走到田地中心。
随后有媒体指出,引发热议的活动疑似是微信公众号“德宏州农业农村局”8月30日发布的一项玉米田间开放交流活动。
该公众号的推文显示,8月26日至28日,贵阳市曾召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及南方区2022年玉米田间开放交流活动”,该活动由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粮研究所(贵阳综合试验站)承办,参会人员包括玉米体系首席科学家,专家及团队成员等等。
报道称,贵州农科院的相关人士回应,“田间参观活动于8月27日举行,参与活动的人数众多”。其称,“田间铺设的并非地毯,而是简单便宜、用混碎布加工而成的土工布”。
工作人员解释道,“由于8月26日晚间刚下过雨,早上参观的时候,考虑到试验田基地是一个坡地,下雨后地面非常滑,只要有一个人摔倒,就可能导致一片人摔倒。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会务组负责铺设了这种土工布。”
对于是否如网友猜测的“是将玉米砍掉铺设的地毯”,该工作人员则强调,“玉米一棵都没有砍倒。”她解释道,“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很早就决定举办此次活动,贵阳综合试验站在今年春季播种的时候就开始筹备,在种植玉米时就预留了专门的观摩通道。”
田间交流不需要形式主义
网友们质疑活动搞形式主义,因为在玉米地里铺“地毯”,给人一种违和感。先前,天津一粮食种植户抢收玉米第一天就被执法者罚款,并要求必须按照工地标准,对车轮进行清洗,路面铺上红毯才能收割,有网友感叹“活久见”。在河南举办的某场观摩活动上,农业专家在农田间走“红毯”的事情,也曾引发关注和争议。在网友看来,农村人进地干活可不会大费周章铺地毯,农业专家既然围绕稼穑农桑做研究,平日里亲近土地再正常不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学专家的科研阵地就在田间地头,很多科学家的人生和经历,用“双腿沾满泥土”来形容也不夸张,农学生毕业后选择投身这一行,也都做好了和土地打交道的准备。在一线农学科研活动中,真正有追求的学者肯定不会把精力浪费在一些花里胡哨的事情上。但此事发生在一场交流活动上,不是专家平日工作的试验田,活动安排的细节、主办方的想法,恐怕都不是某个专家所能决定和选择的。
现实生活中,当遇到雨天,道路湿滑时,很多场所都会主动铺上防滑垫,防滑垫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但人们不会把它当成烘托气氛、凸显庄重感的“红毯”,只是将其视作普通的防滑垫,认为这是对行人安全的保障。
目前来看,争议由一块“地毯”而起,但相关讨论似乎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比如,网友们提到,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尊重科学家,就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类似的农田观摩交流活动,其实能够传递“让科研走近实践”的理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反哺实践。
另外,这类活动还能扩大农学影响力,让社会更重视农业科技。但如何把活动办实办好,将这些理念精准传达出来,让学者的观点发生碰撞、擦出火花,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才是最关键的。
网友提到要尊重科学家,同样也很重要。科学研究,有荣耀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以农学来说,研究者的工作内容和单纯的农业生产有联系也有区别,农业科学家除了要到田间地头做研究,一些科研环节也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只有全面认识农业科学家的工作内容,才能避免人们对农学产生误解。当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农学的重要性,科学家的地位、待遇才会提高。当优秀的农业科学家走上红毯,人们并不会觉着有什么不妥,反而会因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与骄傲。
尊重科学家,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显然不止于铺一块“地毯”。举办类似的观摩交流活动,主办方也应扪心自问:农田和农作物是否只是背景和点缀?若为了烘托气氛、撑场面,岂不是瞎折腾人?如果评估下来,发现某些活动没有必要举办,那不如把经费投入科学研究,多做一些实事。换个角度看,在一些乏味无聊的活动中,一些被邀约前来的专家何尝不是被裹挟的“工具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真正帮助专家专注于科研事业。
应谨记镜头前面无小事
一场相当专业、小众的农业会议,以这种方式冲上热搜,相信所有办会、参会者都没有想到。但不得不说,网友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一群农业专家到田间开现场交流会,走在专门留出的田间空地上,地上铺着土工布防止滑倒,前面架着专门的摄像机……这种“画风”,肯定不符合大多数人对农业专家“风里来、雨里去”“头戴草帽脚踩泥”的惯常形象认知。难怪有网友反问:“袁隆平老爷子以前是这样下田的吗?”
田里开条道、地上铺层布,要说这事并不算啥大事,专门拿农业专家来说事也有失公允。专家们都是来开会的,自然要客随主便,办会者的安排只要不是太离谱,参会人通常都会尽量配合。更何况,来开会的人很多,个人即便不赞成主办方的安排,也未必需要公开提出异议。相信来开这个会的,都是长年跟泥土打交道的专家,没有谁会真的怕“沾土”。真正需要反思的,恰恰是办会的人:一件看似热情、周到的事(田间开道、用布铺路),为何会给参会者带来不小的困扰?
镜头前面无小事。越是在公众场合,越是面临公共传播,相关各方越是需要注重现场细节、预判传播效果,防止因为对有关人士“关照过周”造成负面影响。多年前,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气,基层的同志往往习惯于为其撑伞,这样的画面呈现在公众面前,难免会造成负面解读。类似的“翻车”事故一再发生,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那样做。但在其他场合,难保不出现类似画面。要说责任,当事人当然有责,但负责会务或接待的人更应当反思。
各行各业都有特定的“公众形象”。农业专家就是要经常撸起裤腿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基层干部就是要没有架子、乐于也善于跟群众打成一片,人民艺术家就是要德艺双馨、绝少“花边新闻”……这样的公众形象既符合人们的认知和预期,本身也是当事人职业身份的内在要求,是干好工作、赢得尊重的基本前提。对这样的“公众形象”除了当事人要严格自律、自觉呵护,其他人也要共同维护,以免造成“无心之失”。
个人认为,尊重人才,最重要的是尊重其专业态度,而非一个简单的身份。具体到贵阳的这场玉米交流会来看,主办方应该放下陈旧的观念,要知道并非用所谓的“领导级待遇”接待就是重视,而应该给专家、来访者等提供真正需要的,才能达到交流会真实的目的。任何一场活动的举办,若是着眼点简单放在宣传业绩上,只会本末倒置。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麦肯希投促咨询」公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