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号@当代杂文

这几天,“城管沿街撕春联”的报道,先后引发舆论关注。

2月7日,甘肃武威,城管上街清除商户的春联。

2月10日,江苏沛县,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

沛县城管局工作人员称,是为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大检查。

除了这两地,已有多地城管部门在节后开展了上街清理春联行动。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表达不满——

春联碍着文明城市什么了?

现在城管连对联都不让张贴了吗?

难道过完正月十五对联在法律意义上就不能存在了?

我花钱请书法大师写的对联,不可以张贴我自行取下可以留存,就这么通知也没有,暴力执法就给撕除了?

挨家挨户撕春联就文明了?

城管把所有沿街商户的店门上对联撕了胡乱扔一地就可以吗!?

撕春联这事,各地管理部门给出的解释如出一辙:

贴春联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视觉污染,破旧凌乱的春联福字不但失去了营造节日气氛的作用,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这番说辞,经不起推敲。

大家都知道,春节贴春联,不仅表达着民众迎春纳福的美好祝愿,更已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

春联喜气洋洋,寄托着国泰民安的朴素诉求,怎么就成了安全隐患和视觉污染?

崭新锃亮的春联刚贴上没几天,怎么就变得破旧凌乱?

城管把春联撕了胡乱扔一地,哪个才是影响市容市貌?

即使有春联脱落损毁,可以告知群众修补即可,犯不着挨家挨户全部撕掉。

而且,春联与城市“创卫”并不矛盾。

难道你敢肯定撕掉了春联,城市就变得更美了吗?

恰恰相反,如果整座城市就看不到一副春联,不仅缺少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缺少文化气息。

试想这样的城市,就算是再干净整洁,也缺少魅力和活力,更谈不上美好。

所以,相关部门的说辞,完全站不住脚。

不尊重民风民俗,将蕴涵着厚重寄托的春联视为洪水猛兽,刚过完年就撕毁,往轻了说是伤害民众情感,往重了说是破坏传统习俗。

某种意义上说,撕的不是春联,而是文化。

城管简单粗暴的机械执法,一方面引起群众的厌恶,另一方面也会打击群众过传统节日的积极性。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放炮不让放,说污染又扰民;烧纸不让烧,说是封建迷信;贴完对联还要给你撕掉,说影响市容。完了又天天问:

“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了?”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爱过洋节?”

城管撕春联,折射出的是权力的任性。

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有着什么样的三观,才会在正月份撕老百姓家的春联?

在他们眼里,什么叫整洁?什么叫脏乱?什么叫执法?什么叫红线?什么叫权为民所用?

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手里有着撕别人家春联的权力。

普通人这么干,会挨人家嘴巴子;城管这么干,能附带赠送人家嘴巴子。

在权力的纵容下,多么荒唐恶劣的行径都能找到正大光明的理由,都能干得理直气壮正义凛然。

权力大棒任性挥舞,撕掉了春联,也撕碎了民心。

正如《中国青年报》针对于城管撕对联事件的评论一样,“两头不讨好的事情要少做,更应该反思的还是做出决策的领导们!”

近些年,一些城市为了所谓的市容市貌,真是煞费苦心。把低端人口不断向郊区驱赶,对商户摊贩等进行过分的统一化管理。好像这么搞了,那些低端人口和脏乱差现象就消失了似的。

比如有不少地方要求商铺的门面和店招,统一尺寸大小、风格样式等。

于是,多姿多态的生活气息不再,街面看上去单调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某些管理者却沾沾自喜,以为“市容美观”。

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在整治市容市貌,不如说是为了满足某些管理者的“洁癖”,把他们觉得碍眼的事物移开,然后再统一安排,做到表面上的“完美”。

撕春联也这种惯性思维的延续罢了,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扭曲的政绩观。

最后,贴个唐伯虎和对穿肠的对联:

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大家想个横批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