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揭开了一个隐藏了十多年的黑幕:山西代县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瞒报多起矿难事件,至少十余名矿工的死亡未被上报。

image

要完成这次采访,并不容易。进入精诚铁矿的路上已经设障,外来车辆不允许进入。记者只得绕道而入。

在通过辗转山西、陕西、重庆等地,先后寻访20个村庄以后,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到的结果触目惊心:自2007年以来,精诚铁矿瞒报多起矿难事件,至少涉及17名矿工。

报道发出几个小时后,忻州市表示,已经成立由忻州市常务副市长为组长,代县县委书记为副组长,应急、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对媒体反映情况立即进行深入调查,严肃认真逐一核实。

image

这篇报道的作者是知名调查记者刘向南,《中国新闻周刊》社会部主任。

◆◇◆

在话题#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的留言区,有网友说:“好久没有见过调查记者了……”

image

还有网友留言说:“我以为地沟油,三鹿奶粉以后,已经没有调查记者这个职业了。”

image

的确,已经有很久没有看到有力量、敢于揭露的深度报道了。至于什么原因,其实也用不着我多说,看看一些记者的遭遇,便能明白一二。

image

image

而比危险和威胁更令人寒心的是,在调查记者突破重重困难深入一线采访时,常常被围观者投掷以冰冷的石块:你们是不是在吃人血馒头博流量?!

在话题#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的评论区,我就看到有人质疑记者调查事故的目的不单纯,“把真相作为谈判的筹码”。

image

新闻传播与公共性紧密相联。这种公共舆论对新闻理想的打击,往往是更致命的。

如果真相不被需要,如果追寻真相的努力被嘲讽,点燃新闻理想的火焰,真的是要灭了。

◆◇◆

刘向南是从2001年开始做记者,至今仍然会到一线采访的“骨灰级老记者”。

从业以来,刘向南发表过多篇有重大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2011年,刘向南采访报道的《吃空饷15年,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让时任文水县副县长的王辉被免职,多领的薪酬也被追缴。

2014年,刘向南撰写调查报道《都江堰“世遗”核心区建成“无牌”电站》,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终,违规建成破坏环境的水电站被炸掉。

2022年9月1日,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山体滑塌事故,导致3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忻州成立事故调查组,对“9·1”代县滑塌事故开展调查。2022年10月31日,精诚矿业董事长王东良和矿长韩振宇被抓,同年11月与12月,该矿安全矿长与一名工队负责人也先后被抓。

大半年过去了,网络上有未经证实的传言,这起事故即将结案,铁矿也将复工。

但是,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深入调查下,发现还有比2022年“9·1”代县滑塌事故更严重的:瞒报已经持续多年,至少有17名矿工的死亡被瞒报。

《中国新闻周刊》的这则报道,附上了已经核实到的被瞒报的死亡名单,时间跨度从2007年一直到2022年。

image

仅仅这份名单,这篇报道就值得致敬。因为名单上的人,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每一个都有名有姓。他们都曾是活生生的人,是曾经与我们在这片天空下共同呼吸过的生命。

瞒报持续这么多年,死者家属知道,包工头知道,工友知道,但是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就没有听到一点风声?当地相关部门的监管呢?

这篇报道,也结结实实打在当地某些官员的脸上。

我个人认为,这是近几年最有力量的一篇深度报道!

这些年来,关于“新闻已死”、“调查记者消失”的论调不绝于耳,新闻界遭遇连续全面溃败,调查记者刘向南用一篇深度报道凸现了新闻的价值,也告诉了人们:新闻,仍然需要有调查记者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做。

◆◇◆

时代在变,深度调查,这个曾经坚硬和骄傲的行业,正在快速凋零。

对于新闻业的未来,我不抱什么幻想,只是期望,那些仍然在执笔为剑,捧护着“真相”之灯勇敢前行的调查记者,他们都会得到善待。

也向那些曾经为我们挺身而出的前调查记者致敬,无论你们现在在哪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