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悲剧背后的形式主义
谁能想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训练日,竟然成了十几个家庭一生中,最悲痛的一天。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永远留在了她们热爱的赛场上。她们的亲人,余生注定要在悲痛中度过。
那个母亲在知道孩子出事后,等了七八个小时,却没有任何消息,悲痛欲绝和焦急中伤心过度当场晕厥。
那个极尽憔悴却依然努力克制自己的父亲,从下午6点等到晚上12点,却依然没能看到自己女儿最后一眼。
他说:“多少让我看一眼,没准那不是我的孩子…”他本带着一丝幻想,可却又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现实,在说出“我姑娘”三个字时,隐忍了许久的中年男人终于崩溃了,他捂着脸哆嗦了半天才说出“没了”两个字。
这两天,齐齐哈尔34中门口摆满了鲜花,人们自发前来祭奠。直到看到门口一排排的黄桃罐头时,我还是忍不住破防了,虽然我不是东北人,但我却知道黄头罐头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东北,黄头罐头是包治百病的“神药”,是东北娃儿们的“守护神”。人们或许希望守护神能守护这些孩子,人们或许希望守护神能保护这些永远离开家乡的孩子。
可在惨淡的现实面前,守护神也无能为力。
亲爱的孩子们,如果起风了,就乘着风回家。如果父母来接你们了,这次请一定记得抓紧他们的手,就像小时候那样,千万不要再走丢了,爸爸妈妈会着急的,记住了吗?
悲痛过后,几个讽刺的细节也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一次,齐齐哈尔的哭声,彻底将形式主义扒了个底朝天。
24日晚,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齐齐哈尔市长沈宏宇在会上说:“代价极为惨重、教训极其深刻,我们深感痛心、深感自责…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受伤人员及亲属和社会各界…”
看起来情真意切,但我只看到了一套标准模板,如果真的想表达歉意,请齐齐哈尔市的领导们先回答那个父亲提出的问题。
查明事实只是基本义务,对人的关怀,才是真正的责任心。可是在出事后,面对如此理智克制又心急如焚的家长,却给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只想着压制事态,现在的道歉到底有什么意义?私底下对家属没有安抚,发布会上声泪俱下,一个道歉难道连谁主谁次都分不清吗?
哀悼和道歉明明就几句话,结果还要低头念稿子,我很想知道这样的道歉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这一刻,我终于能理解那些家属在医院的无助和愤怒。
当地还表态,称“在这起事故中,暴露出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现在说这些不觉得打脸吗?在事发前的7月20日,齐齐哈尔刚刚才开展了安全生产20万人大培训啊,还口口声声说取得显著效果。
没过几天事情就发生了,20万人大培训取得的显著效果就是这?讽刺吗?培训经费花了不少吧?
请问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另外,早在今年3月,当地就曾开展过校园安全工作督导检查。
嘴上说着安全生产已覆盖全市全行业全领域,20万人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可是,34中的师生们却正好没包括在这20万人里。
请问这不是形式主义又是什么?
有意思的是,从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到34中仅49米。也就是说,从教育局步行走到事发学校,只要1分钟的时间,在教育局大楼的窗户边,甚至能看到体育馆的情况。
49米的距离,看起来那么近,可在当地却又变得那么远。他们明明可以及早发现问题的,他们不管是日常监督还是例行检查都能随时发现问题,都不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可他们还是犯了。
说得再多都显得苍白,我们想要看到的,其实没有那么难,就是公权力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对家属和幸存者的关怀,对事故和悲剧的痛定思痛,对形式主义的坚决抵制。
因为,最好的祭奠哀悼,不是事故发生后的马后炮,而是从此以后悲剧不再重演!
谁能想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训练日,竟然成了十几个家庭一生中,最悲痛的一天。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永远留在了她们热爱的赛场上。她们的亲人,余生注定要在悲痛中度过。
作者|顾礼先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