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洪水:一个月后的遗忘与无助
2023年7月,中国华北多地遭遇罕见的暴雨和洪水,造成数百万人受灾,数十亿财产损失。距离北京60公里的河北涿州市,成为汛情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涿州发生洪水的一个月后,这里的人们生活依然艰难。他们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垃圾和废品,试图从中寻找一些可以利用或卖掉的东西。他们没有干净的水源和卫生设施,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他们好像依然淹在水里,也没有人听得到他们的呼救。
涿州市政府在9日通报抗洪抢险有关情况时称,初步统计,470,000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8,621公顷。但是,这些数字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灾情和救援效果。“我觉得这个数字很虚假,因为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没有救援队伍进去过。很多人都是靠自己或者亲戚朋友帮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居民说。
涿州洪水背后还有一个引发争议的话题:是否为了保护北京而牺牲了涿州?有网友质疑说,在雄安新区建设中没有提前在上游规划蓄滞洪区,自身有蓄滞红功能也不用,导致涿州成为“泄洪口”。对此,涿州市政府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涿州市与北京市不存在泄洪关系”。
不管真相如何,涿州洪水已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困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事件也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热点过去了,讨论和关注也跟着转移到了别处。那些被洪水推入深渊的人们,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也许永远也回不去。
这个国家从未改变,“伟人”的随便一次任性,就会把亿万人推向万劫不复之地。而当灾难过去,又有谁会记得他们的苦难和无助?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等待下一次的牺牲。这是多么悲哀的命运!
涿州洪水事件背后的真相和矛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遗忘和牺牲的城市和人民。涿州市政府在泄洪问题上是否存在失职或者利益输送?为什么没有及时通知和转移受灾群众?为什么没有有效组织救援和保障工作?为什么没有给予受灾群众足够的关怀和补偿?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调查和追责。
涿州洪水事件也反映了中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不能只保护一部分人,而牺牲另一部分人,不能只关注热点,而忘记遗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防灾减灾体系,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涿州洪水事件也敲响了我们的警钟,提醒我们要正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危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的破坏和干预,遵循自然规律和节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我们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不能再让自然灾害成为常态,我们不能再让涿州这样的悲剧重演。
作者|程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