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爆料,2023年12月28日,长沙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所有教育培训机构开会,在没有书面文件的情况下,要求每个机构交三万元“风险保证金”。开完会到现在一直不停催,公共服务办汪慧谦的微信号一直在群里催缴。网友称,这是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恶化的力证,现在只能够通过各种抢夺手段来弥补财政的空缺。

网友还透露,之前一直说是一万元,现在突然改成三万元,天天在催,不然就得关门。而且,如果培训机构不想继续办学,钱又可以取出来,玩金融一把好手。一个区500家校区,这得1500万啊。网友质问,这是什么政策,有给书面文件没有?没有。

对于网友的爆料,本网编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长沙市教育局曾于2022年9月22日发布了《关于明确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审批要求、资金监管等内容。其中,关于资金监管,文件规定:

严格比照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要求,对资金监管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新设非学科类机构开设资金监管账户,在教育部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平台上注册账户,将资金全额纳入监管。 对新办理办学许可机构的存量未耗课课时要采取风险保证金的模式进行监管。 风险保证金额度不得低于其存量未耗课课时的30%。

据此,长沙市教育局要求培训机构交三万元“风险保证金”的做法,似乎是依据了该文件的规定。但是,这一做法却引发了培训机构和网友的质疑和不满,认为这是对培训机构的无理要求,也是对非学科类培训政策的背离。

首先,培训机构质疑,为什么要交三万元“风险保证金”,而不是按照存量未耗课课时的30%来计算?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书面文件作为依据?如果培训机构没有存量未耗课课时,或者存量未耗课课时的30%低于三万元,是否还要交足三万元?这样的做法是否涉嫌违规收费?

其次,培训机构不满,为什么要在没有书面文件的情况下,就要求交纳“风险保证金”,并一直催促缴纳?这样的做法是否有违行政程序?是否有侵犯培训机构的合法权益?如果培训机构不按时缴纳,是否会受到处罚?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威胁恐吓之嫌?

再次,培训机构怀疑,这笔“风险保证金”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保障培训质量,还是用来弥补财政缺口?这笔钱是否会有专门的监管和审计?如果培训机构没有发生风险,是否可以退还?如果发生风险,是否可以及时赔付?这笔钱是否会被挪用或滥用?

最后,培训机构反思,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非学科类培训政策的初衷和目标?是否有利于非学科类培训的规范和发展?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满意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

对于培训机构的质疑和不满,网友也表示了同情和支持,认为长沙市教育局的做法是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打压和敲诈,是对非学科类培训政策的歪曲和背离,是对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的违背和抵触,是对中央“双减”政策的阻碍和破坏。

网友认为,非学科类培训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非学科类培训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而不是遭受打压和限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而不是遭受欺凌和敲诈。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应该体现公平和合理,而不是搞一刀切和乱收费。

网友呼吁,长沙市教育局应该立即停止对培训机构的无理要求,撤销对培训机构的“风险保证金”的收取,向培训机构和社会公开道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长沙市教育局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级的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权益,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过重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作者|今日质疑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