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河南日报因发布虚假报道《我省小麦种业创新突破两大"卡脖子"难题》遭到郑州市民投诉。经河南省某新闻管理机构核查,这篇报道不仅内容失实,还暴露了河南省科技厅和河南省农科院之间的利益勾连,以及媒体在监督上的严重缺失。


图为:河南日报虚假报道截图

虚假报道的炮制过程

这篇虚假报道的生成过程,详细地记录在河南日报提交的核查报告中。2024年3月28日16:23,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工作人员王熹妍通过微信联系记者尹江勇,请求报道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抗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专家验收的消息。尹江勇随后接受了这一请求,并收到了相关文件。

图为:河南日报社提交给河南新闻委员会的核查报告

2024年4月10日,尹江勇与同事祁思元前往河南省农科院采访胡琳,了解项目情况并参观实验室。采访全程进行了录音录像。次日,尹江勇将初稿和新闻短视频通过微信发送给胡琳审核,随后经过胡琳和许为钢的多重审核,最终于4月13日完成了新闻稿件的终稿。

虚假报道的实质

4月17日,修改后的消息刊登在河南日报的一版,并在其客户端、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报道中提到的小麦品种郑麦9134、豫农904、漯麦47,均被描述为抗赤霉病的优质品种。然而,核查报告揭示,这些品种并非抗赤霉病品种,尤其是郑麦9134,还是对四种小麦常见病害高感的“四高”品种,在农业生产推广中存在高风险。

图为:虚假报道内容细节截图

更令人震惊的是,河南省目前选育出的中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仅有三个,远非报道中所宣传的13个。而且,这三个品种中至少有两个与报道提及的重大专项无关。这充分说明,河南省科技厅和河南省农科院所谓的“重大科技突破”,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

利益共同体的“核查”与媒体的失职

在此次报道的制作过程中,河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显然没有对报道内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仅凭借采访对象和报道当事人的“三重核查”草率定稿、发稿。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新闻职业操守,更暴露了河南省科技厅与河南省农科院的利益勾连。

面对郑州市民的投诉,该媒体并没有认领错误,反而建议受理投诉的监管机构向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省科技厅相关人员核实情况,并声明其报道内容经过多重审核,不存在虚假报道的情况。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令人愤慨。

质问媒体:记者和编辑成了假新闻的“搬运工”?

该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真的尽职尽责地核查了稿件内容的真实性?为什么会将稿件内容真实性的审查工作完全交给采访对象和报道当事人?难道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只是在充当假新闻的“搬运工”?

这起事件暴露了新闻行业的深层问题——当媒体监督缺失,利益共同体的“黑手”便能肆意操控舆论。媒体的职责不仅是报道事实,更要在公众利益与真实之间保持警惕和坚守。假新闻不仅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更破坏了社会信任,媒体必须反思自身在此次事件中的角色,重建信任与责任

作者|程军
编辑|雷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