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孙小萍案:土地使用纠纷背后的司法与行政挑战
7月25日,湖南省永州道县人民法院对白马渡镇村民孙小萍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一案进行了宣判,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罚款4万元。此案不仅引发了法律界的关注,也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司法公正性和政府责任的热议。
孙小萍案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20年底至2021年初。当时,她在承包的双牌水库库区内对池塘进行清淤和加固,这一行动被道县自然资源局认定为“破坏基本农田”,并因此被移送道县森林公安分局。之后,孙小萍及其家人经历了长达两三年的调查和问话。
2023年9月,面对持续的司法压力,孙小萍向湖南省委巡视组举报道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李清条及其他官员的不当行为,并在网络上公开指责。然而,2024年1月5日,孙小萍突然被道县森林公安分局拘留,并于一周后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6月6日,道县法院进行了所谓的“公开”审理,但庭审过程的透明性受到质疑。孙小萍的亲属和部分媒体记者被拒之门外,未能旁听庭审。这一行为进一步激化了公众对案件审理公正性的怀疑。
法律界的质疑与分析:
孙小萍的辩护律师杨焕光指出,从程序和实体上,控方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孙小萍有罪。多位法律专家和律师也对判决书进行了分析,认为道县法院的判决存在严重悖论。
虽然孙小萍的池塘工程发生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三调”)结果显示,2019年涉案地已经被认定为“坑塘水面”,这一结论在2022年才公布。辩护方强调,该地块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便属于水库库区,位于170米正常蓄水水位以下,长期无人耕种,当地村民一直领取移民补贴。然而,森林公安局却凭借部分村民的证言,坚持认为孙小萍破坏了农田,但这些证人无法提供农村土地承包权证。
一位湖南省农口官员表示,在农村占用耕地进行非农活动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通常通过行政程序处理,刑事追责非常少见。尤其在本案中,案涉地块的基本农田性质存在明显疑问。
司法程序与地方政府责任的质疑:
本案揭示了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在土地管理和执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1.土地性质的认定与政府责任:双牌水库库区内的土地如何被认定为基本农田?地方政府长期将其列为基本农田是否合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要求的保护标志是否存在?
2.司法程序的正当性:为什么公开审理的庭审拒绝媒体和公民旁听?法院是否充分考虑了“三调”结果和实际土地使用情况?
3.司法机关的调查动机:森林公安局的调查是否存在“骚扰式”执法?孙小萍在公开举报后的遭遇是否显示了地方司法权力的滥用?
4.土地调查成果的适用:案件中为何未能采信已公布的“三调”成果?司法机关在使用调查结果时是否遵循法律的“谦抑性原则”?
结论:
孙小萍案不仅是一桩普通的土地使用纠纷,它揭示了在法律适用和权力运作中的深层次问题。案件引发的质疑包括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地方政府的责任,以及对举报者的潜在打击报复。这些问题关乎法律的权威性和社会的信任度。
未来,需要通过更加透明的司法程序和负责的政府管理来确保类似案件中正义的实现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对孙小萍案的深入反思,或许能推动对农村土地管理的改善以及司法改革的进步。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在处理土地纠纷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避免权力滥用,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作者|李青
编辑|钱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