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评论风波:过度神化与舆论失衡下的深层困局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朱小龙在8月14日的一场网络直播中对世界跳水冠军全红婵的点评引发巨大争议。这位记者原本在直播中表达了对全红婵成长的欣慰之情,但在对比她的“以前”时,使用了“作为一个人,她可能不是很完整”“不爱学习”“不可能跳一辈子水,不跳水以后像一个白痴一样能行吗”等言辞,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的愤怒。舆论压力下,朱小龙最终被迫注销了微博账号。
南方报业集团迅速发表声明,表示将依据事实对朱小龙的言论进行严肃处理。然而,这一表态未能平息公众的愤怒,反而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何为言论的边界?公众人物是否真的成了不可触碰的“神圣”对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对此事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朱小龙的言论被严重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张教授指出,朱小龙所说的“疯疯癫癫地给外国运动员展示金牌”只是对举动得体性的质疑,而“白痴”一词则是假设性的表达,核心意思是希望全红婵重视学习,并非刻意贬低。
知名律师张新年也对当前舆论空间的逼仄表示担忧。他质问道:“一个运动员也成了神了?不可评论了?”张律师进一步强调,作为公众人物,全红婵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评论,这是正常现象。朱小龙的评论尽管在表述上可能存在不当之处,但出发点在于对全红婵的未来发展表示关心,而非恶意中伤。对此,社会应当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然而,这场风波不仅关乎个别言论的争议,更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体育体制上无休止消耗人民纳税钱的深层次问题。全红婵作为中国体育体系中的“成功机器”,在这个体制下,她的生活和成长路径几乎完全被限定在跳水这一项运动上。她从小就被选入专业队,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高强度的竞争,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这些成绩背后,隐藏的是她作为个体发展上的欠缺。这种体育体制不仅压抑了她作为一个“完整人”的成长空间,也使得她成为社会的焦点,而这种焦点往往被过度神化。
与此同时,这场争议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对体育明星乃至所有公众人物的一种不健康的崇拜现象。舆论环境的紧张使得任何不同的声音都可能遭遇猛烈的抨击。朱小龙的遭遇表明,当下的公众讨论中,理性与宽容的声音往往被情绪化的言辞所淹没。如此的舆论生态不仅不利于公众人物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多元对话与进步。
全红婵的成功固然值得庆祝,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她未来的发展道路应如何走得更加全面和丰富。在尊重她作为运动员的光辉成绩的同时,社会也应当关注她作为一个年轻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平衡,是全社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房卿菱
编辑|程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