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运动引发了全球关注,这场运动反映了香港市民对中国政府干预其自治权的深切忧虑。然而,随着2020年《港区国安法》的强制实施,曾经的“东方明珠”渐渐蒙上了阴影。香港,这座曾经以法治和言论自由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已逐步蜕变成了一个公民权利受到严苛压制的地方。最新的区健威案件再次为此投下了浓重的阴霾。

2024年9月20日,58岁的香港市民区健威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包含“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字句的视频,被控“明知而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刊物罪”,并被西九龙裁判法院判处14个月监禁。这句曾在文革时期广泛流传的标语,现如今却成为了区健威被定罪的罪证。案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香港法治的衰败,更是整个社会对自由言论的全面打压。

《国安法》实施后的言论寒冬

《港区国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实施以来,标志着香港自由时代的结束。该法律的模糊性和广泛适用性使得任何形式的抗议、批评政府或表达异议的言论都可能被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随着这一法律的深入执行,香港曾经享有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等权利,逐渐成为历史。

区健威的案件表明,连一段简单的视频、一句政治性的口号,都足以使人被控以严重的罪名并遭到长期监禁。类似的案件在近几年屡见不鲜,许多曾经活跃的民主人士、新闻从业者和普通公民因为表达个人观点或支持民主运动而受到政府的迫害。这不仅使得香港公民的政治表达空间极度压缩,更意味着一场空前的言论寒冬正席卷这座城市。

煽动罪名:钳制言论的工具

区健威被控的罪名是“明知而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刊物罪”,该罪名源于《基本法》23条下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该条款的本意是防止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但事实上,它已经被广泛用于打压一切形式的政治异议。所谓“煽动意图”的界定极为模糊,几乎任何与政府立场相左的言论,都可能被认为具有煽动性。

区健威的影片所使用的“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这句标语,原本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政治语句,表达了对于权威的质疑和反抗。在其他民主国家,类似的言论完全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属于个人思想表达的权利。然而,在如今的香港,这样的言论被视为对国家的威胁,被以“煽动罪”进行惩处。这种对言论的极端审查和打压,正是香港正在失去法治的标志。

香港的法治崩塌

区健威案件不仅揭示了言论自由的危机,更是对香港法治精神的沉重打击。曾几何时,香港的法治体系以其独立、公正和透明而享誉全球。法庭被视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的最后防线,香港的司法独立性是其核心价值之一。然而,在《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司法体系逐渐沦为政府控制的工具,法律的解释和执行开始向政治倾斜,公民的权利受到极大侵害。

区健威案件的判决令人深感不安。西九龙裁判法院的判决表明,即便是个人通过社交媒体表达的言论,只要政府认定其具有“煽动意图”,就足以构成严重罪行并面临牢狱之灾。这一判决的意义在于,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所有人都必须小心谨慎,不仅是行动,连言语也可能成为指控的证据。

从公民社会到噤声社会

香港的《国安法》不仅压制了个别持不同政见的公民,还在更大程度上重创了整个公民社会。媒体被迫自我审查,民主组织被迫解散,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敢公开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香港的公共讨论空间几乎消失殆尽,民主的声音被彻底压制。

区健威的案例并非孤例,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因发表政治性言论、参与抗议活动或公开支持民主诉求而被逮捕或控罪。这种大规模的打压行动,意在通过制造恐惧和威慑,令香港民众噤声,停止对政府政策的任何批评或质疑。最终的结果是,香港正迅速向一个“噤声社会”转变,任何异见和抗议都将被视为犯罪。

自由的丧钟已然敲响

区健威案件是香港法治和言论自由衰退的缩影。在香港曾经享有的自由和权利被一一剥夺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香港正从一个曾经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变成一个高压统治之下的封闭社会。这样的转变,令人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国际社会、香港公民乃至全球的民主支持者,不能对此视若无睹。香港的命运不仅关乎其自身,也关乎全球范围内对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尊重。区健威案件背后的言论打压,不仅是对个体的迫害,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威胁。言论自由的丧钟在香港敲响,而公正和民主,或许正逐渐远离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

作者|程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