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言获罪再遭打压:安徽祁庆萍质疑疫苗获刑,释放后再度被抓
在中国大陆,因言获罪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敏感话题上发表意见,往往会引发严重后果。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对祁庆萍的判决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位普通女性因为通过微信传播不实信息、参与编造和传播虚假视频,最终被判寻衅滋事罪,获刑九个月。然而,祁庆萍案背后存在的诸多疑点,以及执法程序中的不规范操作,揭示了中国司法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权力滥用和法律公正的缺失。
案件的复杂背景:言论与公权力的对抗
祁庆萍,1974年出生,曾是淮南矿业集团田集设备租赁公司的内退工人。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她因为一些言论和行为,成为了当地公权力打击的对象。
根据潘集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祁庆萍的“罪行”包括通过境外网站获取关于新冠疫情和疫苗的不实言论,并将其在微信朋友圈和群聊中传播。此外,她还被控在村委会选举期间张贴“新冠疫苗是阴谋”等反政府言论,进而扰乱社会秩序。法院最终指控她寻衅滋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九个月。
这一判决似乎是当局对所谓“谣言”传播的强硬回应,但祁庆萍的案情复杂,涉及言论自由、程序公正等多个层面。她的辩护律师也提出,祁庆萍并无恶意,其言论不过是对社会问题的质疑,属于公民表达意见的范畴。
滥用职权的指控:从拘留到抓捕
祁庆萍的故事不仅仅止于此。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她刑满释放后,继续遭到打击报复,并在今年再次成为网上通缉对象。9月23日中午,她在上海被抓捕后至今下落不明。支持者认为,这一系列行动是潘集公安部门对她的举报行为的报复。
根据祁庆萍及其家人的控诉,2021年12月,她因发表言论被潘集公安局田集派出所强行带走,并在没有依法通知家属的情况下实施拘留。警方在搜查她的家时,也未能按照法定程序出具搜查令或物品清单,非法扣留了其私人财物,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更为严重的是,公安局在整个办案过程中,未能向祁庆萍本人或其家属提供明确的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祁庆萍的家人在其释放后,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归还扣押的物品,并对违法执法行为进行追责,但始终未得到回应。这一案件不仅暴露出地方公安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粗暴执法手段,更突显出在涉及政治敏感话题的案件中,法治与权力的平衡如何轻易被打破。
言论自由的困境:传播“谣言”还是发表意见?
祁庆萍案的核心在于她因言论被判寻衅滋事罪。根据法院指控,她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散布有关新冠疫情和疫苗的不实言论,最终导致她受到刑事惩罚。然而,这类指控在中国近年来处理言论类案件中并不罕见。
从法律角度看,所谓的“寻衅滋事罪”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任何“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可以被认定为寻衅滋事。这一法律条文本身含糊不清,给了执法机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尤其是在涉及敏感政治话题时。祁庆萍通过网络发表的关于新冠疫情的质疑,本应属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范畴。然而,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任何对政府防疫政策的公开质疑,都可能被认定为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颠覆国家稳定。
法院的判决书将祁庆萍的行为定义为“散布不实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并据此认定她构成犯罪。但需要注意的是,祁庆萍并非唯一一个在疫情期间因为发表异议言论而被追责的人。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多位公民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政府防疫措施的批评或质疑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这一现象反映出,疫情背景下,公权力对言论的控制力度显著增强,任何不符合官方叙事的言论都可能面临打压。
法治与人权:程序正义的缺失
除了言论自由的争议,祁庆萍案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执法过程中的程序不公正。祁庆萍的辩护律师多次提出,潘集公安局在拘留她的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例如,在进行搜查和拘留时,公安机关未能出具合法的搜查令和拘留通知书。此外,祁庆萍的私人财物被扣押至今未还,这也显示出当地执法部门在处理案件时缺乏透明度和法律依据。
在现代法治国家,程序正义是确保个体权利的重要保障。法律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然而,在祁庆萍案中,从拘留到判决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程序瑕疵,甚至可以说是执法部门对权力的滥用。
祁庆萍曾在刑满释放后向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要求对潘集公安局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等行为进行调查,但迄今为止,检察机关未作出任何实质性回应。这种情况下,公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度必然受到影响。
案件背后的更大问题:地方司法的独立性与透明性
祁庆萍案并非个例。近年来,关于地方司法系统在处理敏感案件时缺乏透明度和独立性的报道屡见不鲜。中国的司法系统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尤其是在涉及政治敏感话题时,地方司法机构往往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祁庆萍案的判决过程表明,地方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存在过度依赖公权力、忽视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执法部门的滥权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追责,导致许多公民在面对政府权力时无法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这不仅损害了个体的合法权利,也动摇了社会的法治基础。
呼吁:一个透明公正的司法环境
祁庆萍案的处理方式,无论是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还是从言论自由的角度,都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对于像祁庆萍这样因为言论而受到迫害的普通公民来说,他们最基本的诉求是希望能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审判,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中国,保障司法的独立性和透明性,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然而,现实情况却往往令人失望。公权力的滥用、法律程序的不规范、对言论的打压,正不断削弱公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只有通过更加透明和公正的司法程序,才能确保每个公民的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
结语
祁庆萍案不仅是一件个体案件,它折射出的是中国司法系统在处理政治敏感案件时的结构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权利如何得到保障,公权力如何受到有效制约,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改进的问题。祁庆萍的遭遇提醒我们,真正的法治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遵守,更是对程序正义和公民权利的尊重。
作者|今日质疑网
编辑|程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