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怀孕7个月军嫂遭辱骂殴打,警方被指不作为并要求删视频引争议
12月16日,江苏靖江——一名怀孕7个月的军嫂驾车与他人发生追尾事故,等待处理期间遭到对方辱骂与殴打。然而,当地警方不仅未制止冲突,甚至被指要求军嫂删除曝光视频。事件引发公众对基层执法公正性的广泛质疑。
事件经过:冲突现场未受控,军嫂维权遭冷处理
据军嫂自述,当日她驾驶车辆发生追尾事故,随即与对方等待警方处理。然而,对方情绪激动,对她进行长时间辱骂并动手殴打。军嫂强调,自己作为孕妇未做任何反击,但现场警方到达后未及时制止冲突。
更令人愤怒的是,警方在调解室的言论让人质疑其执法态度。军嫂称,警方表示:“只要不打出问题就没事”,随后甚至要求她删除维权视频,试图平息事件。而军嫂在视频中无奈地表示:“我受点委屈也没什么,这样才能对得起丈夫和国家。”
争议焦点:基层执法的漏洞与公信力危机
1、警方执法为何如此消极?
军嫂遭到辱骂与殴打,警方却未及时制止暴力行为,显然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相悖。基层执法机关理应保障当事人的人身安全,而不是漠视暴力行为的发生。
2、删视频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要求删除维权视频的做法尤其耐人寻味。曝光视频本是维权的重要途径,而警方却要求删除,反映出对舆论监督的抗拒。这不仅损害了军嫂的合法权益,也让公众质疑:是执法机关怕被曝光,还是另有隐情?
3、对方无证驾驶为何未被处理?
据网传消息,涉事一方疑似无证驾驶。然而,警方并未回应此关键问题。如果属实,这不仅涉及交通违法,还进一步坐实警方的不作为和双重标准。
警方公正执法:为何沦为空谈?
该事件揭示了基层执法机关在处理矛盾纠纷时的严重缺位:面对暴力行为选择消极应对,面对舆论监督却急于掩盖真相。这种不作为与偏袒不仅侵犯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也让执法公信力面临严重危机。
法律人士指出,“警方的首要职责是依法维护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对暴力行为零容忍,而非试图掩盖问题、逃避责任。删除视频的做法更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真相与公正:谁来保障?
从一场追尾事故引发的暴力冲突,到维权视频被删除,事件折射出基层执法中的诸多弊端:
• 执法标准不统一:为何暴力一方未被及时制裁?
• 执法过程不透明:删视频的要求背后是谁的授意?
• 维权渠道不畅通:军嫂求助无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回应质疑,重建公信力
此事件的核心不仅是军嫂的个人维权,更关系到基层执法是否真正做到依法办事、维护公正。对于以下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公开回应:
1、对方是否存在无证驾驶行为?
2、警方是否存在执法不当及包庇行为?
3、要求删除视频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曝光后,视频虽已被删除,但真相不能被掩盖,执法机关的责任更不能被回避。唯有透明调查与公正处理,才能还受害者一个公道,才能维护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希望。
作者|李青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