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不够,罚款来凑:中共经济困局暴露土匪本质
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境,而中共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已然走上了滥罚滥收的掠夺性道路。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6.2万亿元,同比下降3.9%。与此同时,非税收入却高达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特别是在10月和11月,非税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40%。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企业经营的艰难现状,也暴露了中共在财政困局下无所不用其极的土匪本性。
税收收入的下降反映了企业普遍遭遇的经营困境,缴税能力日益降低。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非税收入的迅猛增长——主要来源于罚没款项和各种行政收费——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的重要手段。这种增长并非经济活力的体现,而是赤裸裸的暴力执法与掠夺行为。
近年来,各地的滥罚新闻屡见不鲜。山东某市监局工作人员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我扶不起企业,但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这种话语并非个例,而是地方政府执法逻辑的真实写照。在广东,多地公安甚至跨省追捕企业家,利用“远洋捕捞”手段,以罚代刑,严重损害企业生存空间。中共地方政府这种滥罚执法,已彻底沦为吸血工具。
从财政数据看,中共地方政府的困境更加明显。2024年前11个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2.4%,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8%。卖地收入作为地方财政的“传统支柱”急剧下滑,而支出却持续攀升,财政缺口越发扩大。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依赖度从2020年的22%增至2023年的44%。然而,中央政府捉襟见肘,已无力大规模支持地方财政,而疯狂举债的道路也几近无路可走。
于是,罚款成为地方政府“创收”的最后稻草。从2010年的1万亿元到2024年的4万亿元,非税收入在短短14年内增长了3倍,远超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也远远抛离居民收入的增长。这种不正常的增长模式正在加剧企业的生存危机,摧毁经济活力。经济发展越缓慢,非税收入越容易被滥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人民日报日前罕见发文,称“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的黑手必须斩断,但这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喊话。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共体制的运行机制本质上与“土匪式掠夺”无异。当正常的财政和税收渠道无法满足开支需求时,政府便转向通过暴力执法榨取企业和个人的财富。这种掠夺行为短期内可能解决财政压力,但长远来看却是在毁掉整个经济的根基。
滥罚行为的后果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在社会信任和稳定层面埋下隐患。地方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重罚,摧毁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也让普通民众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当经济活力枯竭时,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下降,整个社会必将陷入更深的危机。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靠罚款维持财政的短视行为最终将走入死胡同,留下一片经济废墟。
中国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共体制的扭曲。在这种体制下,市场无法自由运作,企业无法安心发展,个人无法获得公平的生存空间。中共以罚款代替财政收入的做法,暴露了其统治逻辑的荒谬——这是一个依靠掠夺和控制维持运转的政权。当经济增长停滞、税收减少时,他们选择的不是修复经济,而是榨干仅存的财富。
中共的掠夺本质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将更加暗淡。在“税收不够,罚款来凑”的逻辑下,地方政府的滥罚行为将进一步侵蚀社会信任,摧毁市场信心。经济需要的是活力与自由,而非对企业和民众的无情压榨。如果中共不能放弃这种掠夺性的治理模式,中国经济的衰退将不可避免,而最终受害的,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作者|李青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