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在广西藤县莫埌村附近以接近垂直的姿态坠毁,机上132人无一生还,成为中国近30年来最严重的空难。然而,2年9个月过去,中共官方依然未能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与此同时,东航高管的性交易丑闻被曝光,进一步暴露了这家国资航空公司内部的腐败与堕落。

在空难真相和企业丑闻的双重冲击下,公众不禁质疑:中共体制下的“国企”,究竟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责任?而这种体制的恶疾,是否注定了中国人民对公平与正义的期待只能落空?

空难调查的“沉默”与“复杂”背后

尽管美方早在2022年5月就解密了黑匣子数据并掌握了MU5735坠机的真相,但中共官方至今以“技术复杂”为由,未向公众公布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调查结果。中国民航局声称事故“极为罕见”,需要“持续深入分析”。但这样的托词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在国际航空事故处理中,透明、快速的调查是建立公众信任的基石。许多国家的重大航空事故调查会在一年内发布中期报告,明确事故的初步原因。然而,中国民航局和东航的表现却显示出一种惯用的推卸责任手段——通过无期限的拖延,稀释公众的关注度,最终将真相彻底埋没。

受害者家属的痛苦被漠视,公众对航空安全的关切被冷处理,而这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原因:一旦真相曝光,是否会牵出更多监管失职、企业腐败的问题?是否会撼动中共政府所谓“强大治理能力”的表象?答案恐怕是显而易见的。

2021年性交易丑闻曝光:东航的“劳模”假象

更令公众愤怒的是,在调查进展停滞之际,东航内部的腐败丑闻被再次翻出,彻底击碎了其党建模范企业的虚假形象。早在2021年4月20日,《今日质疑网》曝光东航客舱部倪姓高级经理与仇姓高管之间的性交易丑闻。二人以劳模党员和东航高级管理人员的身份进行权色交易,露骨的微信聊天记录被广泛流传。

以下为部分曝光对话截图:

这些对话不仅充满挑逗性语言,还直接暴露出权力与性交易在国企中的普遍性。一边是高层的肆意腐败,另一边却是普通员工在艰难环境中拼搏。这起丑闻无疑揭开了东航“党建先进”“模范劳模”光环下的黑暗一面。

中共体制病灶:腐败与拖延的系统性问题

东航的表现绝非孤立现象,而是中共体制腐败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体系下,责任机制被虚化,权力的任性得不到监督。一旦出事,事故责任不是迅速追究,而是以“集体沉默”进行掩盖。这种体制性拖延,已经成为中共在各类危机中的惯用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从新冠疫情的初期信息封锁到MU5735空难调查的推诿,中共政府都在反复运用同一种手法——通过模糊化责任、转移注意力,试图熬过舆论的高峰期,最终逃避公众的追责。而对于东航来说,这不仅是一起航空事故,更是对中国整个国有企业体系腐化的缩影。

航空安全困局:公众信任被一点点消磨

事故的核心问题是航空安全,但这显然已经被中共的“维稳”策略和东航的“面子工程”所取代。一个航空公司只有在内部管理透明、责任明确、技术过硬的情况下,才能让公众相信它的安全性。而东航在空难调查和企业丑闻中的表现,却正好与这些核心价值背道而驰。

当普通乘客选择乘坐飞机时,他们愿意相信航空公司的承诺,也愿意相信国家监管的权威。然而,这场空难及其后续的处理,不仅让东航的信誉一落千丈,也让中国公众对监管机制的信任近乎破碎。

一个体系的全面失败

东航MU5735空难的调查至今未果,性交易丑闻又揭露了国企内部的严重腐败。这样的事件并非偶然,而是中共体制的系统性失败所致。从冷漠的责任机制到深层次的腐化,这一切都在不断侵蚀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

2年9个月过去了,132条生命的逝去依然没有答案。那些受害者的家属、关心航空安全的公众,难道注定要继续等待下去?而在这样一个腐败横行、责任缺失的体系中,我们又如何期待下一次空难不会发生?这不仅是对东航的质疑,更是对中共整个体系的拷问。

真正的公平与正义,永远不该被拖延和掩埋。

作者|今日质疑网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