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的双面人生:中共豢养的“忠犬”如何自编自导荒诞剧
吴小平,这个曾经的中金前总经理,一再用自己的嘴炮表演了一场荒诞的双簧剧:五年前,他高喊“私营经济应退出”;五年后,他又高喊“支持民营经济”。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让人不得不质疑,他究竟是在服务经济,还是在服务权力?
五年前,吴小平以《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一文横空出世,成为舆论焦点。他在文章中宣称,私营经济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该逐步退出市场。这番言论引发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官媒《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连发评论,怒斥这种论调是“蛊惑人心的奇葩言论”,甚至“中央政法委长安剑”都直接上阵警告,称“谁开历史倒车,谁就是与人民和国家为敌!”
然而,这位自封的“经济观察家”并没有停下。他不仅没有为当年的论调承担任何责任,反而在最近改换腔调,摇身一变成了民营经济的“鼓吹者”。在他最新的文章中,吴小平突然大谈“企业家精神”,宣称“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关键”。这样的急转弯,简直让人怀疑他是否患上了“选择性失忆症”。
荒诞背后的“忠犬”逻辑
吴小平的言论不仅仅是一场个人信誉的灾难,更是一面反映中共权力生态的“哈哈镜”。他的所有表态,不论是五年前“私营经济应退出”的叫嚣,还是如今“支持民营经济”的表态,无一例外地符合中共当下需要的政治风向。简单说,他不过是中共豢养的一条狗,只要主人需要,就可以随时吠叫。
对于中共而言,像吴小平这样的“经济学者”是工具,用来释放试探性信号,观察舆论反应的风向标。而对于吴小平本人,他的“专业立场”不过是权力的传声筒。一旦风向不对,他就会像被收回的风筝,迅速改口,伪装成从未犯错的样子。这种自相矛盾的“打脸式发言”,既是中共话语体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场对民众智商的集体侮辱。
“民营经济”的悲哀:权力的玩偶
吴小平的翻云覆雨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狗性”,更折射出中国民营经济在权力面前的可悲境地。从“退出”到“支持”,中共一边靠民营经济填补财政缺口,一边又牢牢将其钳制在权力之下。民营企业家的命运,从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连这些企业经济形态的定义,都要靠一个变脸的小丑来指点。
当吴小平一会儿大喊“民营经济应退出”,一会儿又大赞“企业家精神”,他的背后,是中共将经济作为权力玩物的冰冷现实。对于权力而言,所谓的“支持”只是一种工具,所谓的“退出”也不过是一种需要。吴小平们的嘴脸,正是中共操控经济话语权、任意玩弄规则的最好证明。
总结:荒诞与讽刺并存
吴小平的“忠犬人生”是中共豢养下的荒诞一幕。他的每一次表态,都并非出自真知灼见,而是为中共权力服务的表演。这种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经济学者”,只能让人看清,他不过是中共的一条狗,而中国民营经济在这种荒诞体系下,也不过是权力的玩偶。
吴小平的存在,只能提醒我们:当一切经济讨论都以权力为中心时,所谓的学者、专家,只不过是一场大戏里的小丑。而真正需要深思的,是这种荒诞何时才能终结。
作者|徐伟峰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