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村收费令”:抢劫式收费还是合法治理?村委会与物业联手上演强制征缴闹剧!
在一个以“和谐宜居”自诩的村落——沈香村,居民却迎来了堪称现代版“强盗式收费”的荒诞一幕。2025年1月2日,该村民委员会联合物业公司发布了一份所谓《沈香村综合服务费收费告知书》。这份“告知书”俨然像一份“不交钱就别想安心住下去”的勒索单。
根据文件内容,沈香村的每位居民(16至89岁)需按照每月10元的标准缴纳“综合服务费”,全年120元。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项再正常不过的收费。然而,真正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该政策背后隐藏的强制性和对居民权利的漠视。文件明确指出,如果居民不按时缴费,村委会和物业将“上报外来未缴户”,并且不予开具任何“免责证明”。换句话说,缴费者无处申辩,无权反对,甚至连居住的权利都被附加上了收费的条件。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文件还提出了“退费申请”机制,要求居民在自掏腰包缴纳费用后,若遇特殊原因希望退费,还需提交所谓的“退费申请”并经物服中心审批。一个简单的生活服务收费,竟然套上了繁琐的审批程序,仿佛居民的钱从缴纳到退还都被牢牢地捏在官方和物业的手中。
收费还是抢劫?
从法律角度看,这种收费是否具有合法性,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收费标准的制定是否经过居民讨论?又是否获得地方相关部门的批准?在文件中,没有任何说明。而一刀切的收费标准是否公平?那些长年未居住在村中的“名义居民”是否应该为自己并未享受的服务买单?文件同样未提及。更不用说,这种赤裸裸的“上报未缴户”行为,究竟是在维护秩序还是变相制造恐慌?
谁在真正获利?
回顾近年来中国各地的基层治理乱象,不难发现,类似“沈香村收费令”这样的政策,往往是少数官员与物业勾结利益的产物。村民的钱,真的会用于“改善居住环境”吗?还是说,这些款项最终流入了一些人见不得光的腰包?我们不得而知,但村委会和物业的“联手”,让这一切显得格外可疑。
呼声
当居民的权利被如此粗暴地践踏,当收费不再建立在公平与透明的基础上,“沈香村收费令”无疑成为基层治理乱象的一个缩影。在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对这一收费政策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为居民讨回一个公道。如果放任此类政策横行,或许下一个被迫“买单”的村庄,很可能就是你所在的地方。
沈香村的“收费告知书”,究竟是在服务居民,还是在变相勒索?答案,也许已经不言自明。
作者|李青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gmail.com,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