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北京——针对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近期集中爆发的公安、信访、维稳系统严重违纪事件,时政监督平台《今日质疑》发布公开质询函,向宿迁市委书记盛蕾发出四项尖锐质询,同时呼吁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正视“系统性坍塌”的基层政法危机。

这封公开质询函所列出的四起典型事件,涉及公职人员醉驾逃责、实名举报受恐吓、强奸案件被封存、暴力截访反被褒奖,以及女官员陈菁长期依赖裙带与权色交易快速上升、腐败问题严重,却仍被安排在“作风建设”一线露脸。

一问:王振醉驾撞人未被追责,反向威胁举报人,宿迁市委是否装聋作哑?

据《今日质疑》披露,孙园镇信访主任王振于2025年1月上班时间醉驾撞伤三人,未被依法立案。据知情人反映,执法交警王超将其醉驾行为以“轻微酒驾”定性处理,未提请纪检程序。2025年5月,王振多次致电实名举报人方秀兵,使用粗暴言辞进行辱骂,并明确发出“我弄死你”等死亡威胁,其行为已涉嫌恐吓犯罪。

事件至今未见任何处理通报,王振仍正常履行信访接待职务。其主管领导——孙园镇党委书记杨明利、镇纪检书记王瑞焕,是否存在严重失察甚至包庇?该事件已深刻损害地方信访制度的公信力。

二问:三名干部被实名举报轮奸访民,案件却被公安系统封存?

泗洪县半城镇派出所所长葛亮、半城镇党委书记杨庆伟及青阳镇街道书记陈岩,被实名举报在一次“维稳带离”过程中,对访民张琼实施严重性侵。医院出具了创伤诊断报告,受害人报警材料完整,公安机关却未予立案,案件被内部封存,无通报、无处分、无公开进展,三人目前仍在岗履职。

《今日质疑》公开质问宿迁市委:此类刑事性质恶劣的举报是否被刻意压制?政法系统是否已沦为保护关系网的“缓冲层”?地方治理结构是否正在集体沉默?

三问:街道书记致人死亡反被封“烈士”,政治责任谁来承担?

早在2024年4月,街道书记姚山在北京执行截访任务中,强制带离访民顾元英,导致其突发身亡。返程途中,顾元英丈夫吴宝石因遭持续殴打情绪失控,在山东境内泗洪政府的定点饭店反击刺死姚山。事发后,泗洪县政府宣布将姚山追认为“维稳烈士”,拨付抚恤金300万元,并将其女儿“优待性”安排入编公务员序列。

整个事件未见尸检程序、未有司法通报,更无任何责任调查。地方政府在暴力截访造成死亡后迅速“正名”,不仅严重违反《国家赔偿法》程序原则,更令“烈士”荣誉机制沦为政治工具。

四问:陈菁靠裙带升迁、情人遍布系统,腐败问题为何未查反被保护?

临淮镇党委书记陈菁,自16岁通过裙带关系违规进入公务系统,仕途一路绿灯。其背后“关系网”涵盖多名要职男性干部,包括信访局原局长徐伟、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美洪、洪泽湖管委会主任许可,以及长期担任泗洪县委办主任的王守卫。多方举报显示,王守卫被视为其核心“权色保护人”,为其职务安排、工程签批和项目插手提供长期庇护。

陈菁多次被举报干预扶贫项目分配,其中一笔就涉嫌挪用高达260万元公款。2025年5月16日,县委书记杨云峰带队调研“作风建设”期间,陈菁不仅未被回避,反而随队出镜合影,姿态“堂正”,俨然“模范女干部”形象。这一现象令人震惊:其腐败问题是否已渗透到组织系统深层结构?

《今日质疑》喊话盛蕾:别做沉默的保护人

泗洪县当前呈现出的治理生态,已经偏离依法行政轨道。群众实名举报换来的不是追责处理,而是恐吓报复与制度沉默;违法违纪者非但未受查处,反而出现在“政绩窗口”,继续维稳、继续升迁。

更值得警惕的是,早在2025年4月16日,宿迁市委书记盛蕾便已赴泗洪调研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而彼时泗洪官场“塌方式”腐败舆情已在网络广泛传播。调研期间,官方通稿仅提“农文旅融合”“基层党建”等内容,对包括王振醉驾恐吓案、陈菁权色腐败、姚山事件、葛亮刑事指控在内的多起热点无一回应,无任何停职决定或公开问责说明。

作为泗洪县的直接上级党委负责人,盛蕾书记不仅负有重大政治责任,也拥有第一时间掌握处置方向的权力。她本应立即要求启动专项调查,设立核查机制,并在市委范围内通报涉案干部处理情况。

《今日质疑》在此郑重呼吁:宿迁市委应立即面向社会公布是否已成立专项调查机制,对泗洪县信访、政法、组织系统失察失职问题逐条调查、追责到人;对陈菁、王振、葛亮、姚山等重点案件的处理进展,应全面公开,回应群众关切。

若地方党委继续以“沉默掩盖制度危机”,以“调研代替实质问责”,只会加剧基层公信崩塌,掏空政务体系治理基础。

《今日质疑》郑重呼吁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

泗洪官场的系统性失控,不是局部现象,不是信息延误,更不是舆论误读,而是权力失范、监督失能、问责失灵三者叠加后的集中塌陷。从公安到信访、从组织到纪检,多个系统已呈现“共同沉默”的危险惯性。

作为江苏省党的最高负责人,您有责任、有权力、有必要立即介入,责成省委政法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组成联合核查组,全面清理泗洪县近三年来的腐败案件、官员升迁、接访维稳记录、纪检处置流程,依法逐案核实,限时公布结果。

泗洪不是孤岛。它既是基层治理乱象的标本,也可能成为重塑政治生态的转折点。我们真诚呼吁信书记: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施政,肃清隐患,还江苏政法系统一份清朗,还群众一份公道。

依法问责,才有治理合法性;掩盖问题,只会摧毁政权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信任。